近段时间以来,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频繁政治操弄所谓“中国人权”问题,并自导自演了一出“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”的闹剧。本周一,美国宣布将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,仅有运动员到场参赛,随后英国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跟风“作妖”,叫嚣要“外交抵制”北京冬奥会。而法国则在日前明确表态,不会加入美国的抵制阵营中。
据悉,在12月9日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,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,奥运会不应该被政治化,相比起一些无意义的作秀行为,他更喜欢做一些能产生“实质效果”的事情。他还称,“需要明确指出的是,要么完全抵制不派出运动员,要么尝试有用的行动改变问题。体育运动不应该被政治化,外交抵制也是无意义的”。
这已不是法国第一次明确表态了。此前法国国民教育、青年和体育部部长布朗凯曾称,法国必须审慎处理体育和政治之间的联系,“体育是一个不同的世界,必须保护它不受政治干扰,否则事态将不可避免的失控,最终扼杀所有正当竞争”。
同一时间,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,法国正就此问题寻求欧盟的共同立场,“当涉及到外交抵制时,这个问题将在欧洲层面讨论”。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则直截了当地表示,任何抵制行动都是欧盟个别成员国事情,不能代表整个欧盟的立场。可见美国及其盟友的“抵制行动”并不得人心,且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“政治作秀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法国巴黎将于2024年承办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,在今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,日本与法国举行了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交接仪式。作为下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国元首,马克龙也是唯一一个出席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外国元首。法国拒绝加入“抵制北京冬奥会”的行列,与这个因素不无关系。
最后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2月9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,中方原本就没有向相关国家发出邀请。他们的官员来或不来,都一样将看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。汪文斌强调,根据奥运规则,各国领导人出席奥运会是由本国奥委会邀请、在国际奥委会系统注册。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元首、政府首脑和王室成员注册出席北京冬奥会。我们对他们表示欢迎。